医院设计,不能光追求外在建筑的“高大上”,也要看院内设计有没有“走心”,毕竟,患者看病的心情已经够糟糕了,院内设计还冷冰冰的,还能让人好好看病吗?
1、暖人细节
就我国目前的状况而言,人们的就医方式仍然是过多地依赖大型综合性医院。因此,医疗建筑为了容纳更多的患者通常采用集中式布局及医疗主街的形式,通过一条或多条主干道贯穿各个功能科室。
其优势在于交通便捷、节约空间、空间布局可识别性较强;缺点体现在大量就诊人群的滞留,以及大面积空间贯穿造成患者交叉感染的隐患。
面对这种现状,我们可以在室内设计方面通过对空间颜色、造型、标识导向系统的塑造,来实现人性化的关怀。
为了更好地在建筑中反映医院的人性化理念,建筑师在多处使用了木材,传达出温暖舒适的感觉;并将标识印刷在布上,它们可以像衣服一样取下来清洗,对于柔化医院的氛围起到了显著的作用。
2、医用家具的升级
国内外大多医院目前都存在这样的挑战:当治疗和护理的过程不断发展,许多医疗家具无法与医疗空间相适应。因此,针对患者特点及其行为设置一些能够满足不同需求、可在不同空间使用、使用方便且有效的家具就变得很有必要。
对于连续护理,也提出了很多种家具解决方案,比如开发了适合在急性护理、日间护理和长期医疗环境中应用的家具,这些家具由多种组件组成,很容易组合、安装以及重组,更重要的是这些家具在重组过程中无需拆卸,这使得它具有很高的灵活性和长期的使用价值。
在医用家具的升级研发方面,药斗医用柜一直在潜心突破。比如药斗医用柜的病房衣柜设计,区分传统柜门“拉手对称同高”、“柜内功能同一”的弊端,实现了“拉手上低下高”、“柜内功能区分”的创新,让患者开柜不再踮脚弯腰,柜内灵活归纳存放。颜色上,也“出彩”创新,不再显得冰冷单调。
3、提升患者体验
目前许多医疗空间在设计初期会创建一种建筑模型,被称为提高患者体验的解决方案。可以通过建筑环境设计来改善患者状况,减少院内感染,减少停留时间,改善健康状况。在建筑设计时,有 3个关键因素可以提高患者的就医体验的质量。
>>>>
设计交流
未来的医疗建筑设计将更加强调建筑师与室内设计师的密切合作。他们需要根据患者的不同需求,分析人流动向,从而设计出更合理的空间。
比如,设计的空间应该传达平静和温暖之感,使患者与家属有被欢迎的感觉;停车位的安排要充分考虑便利性;护理室应该充满阳光,并选用自然色系的有机材料和质地柔软的材质。
例如加拿大某皮肤病医院,其诊疗房间的墙壁距离上方天花有一定的距离,使自然光得以进入;大面积乳白色半透明的磨砂玻璃隔断,与白色的天花共同作用,让光线最大限度地进入各个角落;同时,标识完美地与多重 U型外墙结合。这一系列细节的处理对于改善患者体验有着显著的效果。
>>>>
关注患者家属
创造舒适的环境对患者很重要,对患者家属也一样。特别是住院陪护的家属,应该尽力为他们建立良好的环境,比如无线网络、可以小憩和休息的空间等等。此外,还要考虑过夜停车位及 24小时食物供应处和接收发送快递的空间。
>>>>
关注医护工作环境
除了患者,也要考虑医护人员的情绪感受。如果他们对工作环境的感受不佳,情绪低落,那么患者也会受影响。因此,升级医护工作场所功能,增加医护休息放松区域,对缓解医护高压工作的情绪大有益处。
在关注医护工作环境改善方面,药斗医用柜也是细到微处。比如药斗医用柜的护士站设计,灵活区分护士工作区间、护患交流区间,站台内设置多功能存储护理柜,多效保障了护理工作的便捷、隐秘进行。
同时护理空间进行了延展外扩设计,增加了护士的自由放松区域。另外,护士站的弧角设计,及多色定制,可为患者及医护人员提供更舒心的体验。院内设计,走心到细节,让病患和医护都能感受到暖心、放松,才是医院建设实现“人文”关怀的首要标准。